关于印发《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处室、系部: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已经院党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制定配套实施规划,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年11月15日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6年11月15日印发 |
附: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学院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打造职教品牌的关键时期,也是学院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是学院快速健康发展取得非凡成就的五年。在州委、州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在生源规模逐年递减、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学院凭借自身办学优势群策群力,招生工作逆势上扬,到2015年,全日制在校生突破万人大关。学院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2.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力推进新校区建设,完善校园基础设施,教学科研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大幅改善。“十二五”期间建成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完成了1#、2#、8#学生公寓、教学楼D区、第二学生食堂、商务中心、教工宿舍一期工程、实训车间及多处绿化工程建设,投资2.9亿、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湘西州文化体育会展中心有望于2017年竣工。到2015年,新校区建设已完成总投资5.7亿元,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建有182间多媒体教室,240间各类实验实训室,实习实训设备总值达4800万元。校园基本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化、教学设施标准化、教学管理信息化、校园环境生态化。学院被评为省、州两级“园林式单位”。
3.专业建设明显加强。坚持紧贴产业办专业,对接市场建专业,依托企业兴专业,现有高职专科、中职(中技)专业31个,涵盖农林牧渔、旅游、财经、电子信息、制造、轻纺食品、艺术设计、土建、文化教育等九个大类15个小类。初步形成了以旅游管理、畜牧兽医、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等专业为特色,以汽修、数控、建筑等专业为骨干,辐射相关领域的专业布局。拥有省级教改示范专业2个(旅游管理和畜牧兽医),省级精品专业1个(服装设计),省级特色专业1个(会计电算化),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和畜牧兽医),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专业1个(数控技术),州级非物质文化传习所1个。民族艺术系服装设计专业(民族服饰方向)被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确定为首批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专业。
4.师资水平明显提高。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措并举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培并举”,实施师资建设“学历达标工程”、“教授工程”、“研究生工程”三项工程,加强了高级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师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渐趋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大幅增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至“十二五”末,学院教职工688人,专任教师465名,其中,副高职称教师141名,占教师总数的30.5%;硕士学历(学位)的教师99名,占40岁以下青年教师总数的35.2%;“双师”素质教师323名,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2%。5年内新增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名,州级专业带头人2名,州“132工程”人才、州科技特派员和服务“三区”人才8名。38人获得省级表彰。共发表学术论文561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9项,获得州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
5.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学院坚持“立德树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以培养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一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融中职中技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办学格局,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已然形成。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出新的步伐,与上海顺登模型有限公司湘西分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比亚迪汽车公司等100余家大中型企业进行有效合作,实施共同培养,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对接更加紧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正逐步形成。三是教学质量稳定提升。通过完善“两线监控、三级管理、四维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落实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狠抓教学督导和校风整治,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在湖南省专业技能抽考中合格率均达100%,名列全省第一。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3个团体二等奖,13个团体三等奖,6人次获个人一等奖,67人次获个人二、三等奖。积极推行“双证制”并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双证书”获证率年均达85%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就业稳定率达90%以上。部分毕业生和学员成为大众创业的引领者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路人。
6.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完成了八校整合,内部机构初步建立,机构职责基本明确,管理工作运行正常,建立了党建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80余项,完成了学院章程建设,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公开招考和聘任制,改革院内薪酬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和奖罚制度,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积极探索院系两级管理模式,实行系部主任负责制,增强办学活力。建立责权统一、厉行节约的财务运行机制,实行了全口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强化了财务规范化管理。
7.社会服务作出新贡献。社会培训工作规模化、多样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逐步形成了学院培训品牌。近年来,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对培训工作的需要,广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库区移民转行培训、城镇下岗职工转岗培训、复员军人转业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强化培训(一村一大)、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农村孤儿与残疾人关怀培训、农村青年创业培训以及各类企业员工业务培训等,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常态化的培训工作格局,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5000余人次。通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力区域转移、身份转换、产业转变,助推了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为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切实承担建整扶贫工作职责。“十二五”期间,在保靖县吕洞山镇吕洞村、凤凰县腊尔山镇苏马河村开展了驻村扶贫工作,利用自身资源、技术和人才优势帮助特困村发展经济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种养技术服务,培养科技示范户,举办技术培训班,有效推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脱贫。学院连续5年被评为州建整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8.党建工作进入新常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学院决策、运行机制,完善职代会和院务公开制度,强化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院党委总揽全局、驾驭改革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强化中心组和党员学习制度、党员“三制一卡”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主动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狠抓“四风”问题整治,强力转作风。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着力构建以基建、财务、人事、后勤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维护了学院政治清明和干部清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整设立了20个基层党支部(总支),发展了322名新党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和关工委工作成效显著,共同汇聚成学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学院多次被评为全州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州纪检监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关工委工作荣获国家、教育部、省、州四级共11项荣誉。
9.校园文化呈现新气象。精心打造内容健康、形式多样、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举办各类校园文化活动150余项,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明显增强,青年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二)存在的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院与国内一流高职院校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办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学与教学管理人员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还不够全面、透彻;运用高职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的自觉性还不高;学院改革和发展的思路还需进一步明晰。二是专业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特色不鲜明;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还不够全面、系统,需要进一步理清;缺乏推进建设和改革的制度保障。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均难以适应学院发展的要求,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的问题;“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四是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职能需进一步强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杠杆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按劳分配、“优质优酬”、责权利挂钩的内部分配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和落实;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不够系统、针对性不足、时效性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还需进一步补充、修改和完善。五是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学院目前科研能力不强、科研成果不多、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校办产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强大的学术和科技影响力。六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学与市场和企业生产实践结合度不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国家经济体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期,总的来看,学院发展面临着“五大机遇”和“四大挑战”。
(一)发展机遇
1.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职业教育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作用前所未有。中央、省、州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相继出台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和完善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职业教育体制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的生源、经费等发展要素将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未来五年,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重点支持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组建以湘西职院为龙头的湘西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全面完成湘西职院建设任务。我院的改革发展将迎来更加有利的环境,获得更加重要的发展机遇期。
2.国家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职业教育注入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国家经济步入新常态,“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思维对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的契机。《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5年行动计划》中明确了未来5年,湖南省将重点支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汽车制造、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等12大重点产业。未来5年,湘西州将加大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力度,着力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业全面升级,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新的产业发展格局要求学院在现有的专业对接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做强做优特色专业和专业群,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养输送高技能人才。
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职业教育拓展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将要启动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将对职业教育顶层设计作出重大调整,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比重将大幅增加,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将得到延伸和拓展,职校学生梦寐以求的职教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有望成为现实,这对促进普、职教育平衡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提升职业教育品质必将产生有利的影响,同时也为我院向上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4.精准脱贫战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十三五”期间,我州将全面实施精准脱贫战略,在这项历史性的任务中,按照州委、州政府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五个一批”和“十项工程”部署,职业教育直接肩负着“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教育发展脱贫工程”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为其他脱贫方式和脱贫工程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特别是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乡村旅游脱贫工程、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异地搬迁脱贫工程、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等中有关特色农业种养技术推广、旅游人才培养、外出务工技能培训、搬迁移民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生态补偿区人口转岗培训、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都需要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泛参与,为湘西州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5.社会观念逐步转变,为职业教育营造了更好的发展氛围。由于职业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职业教育一度受排斥、受歧视的状况有所改观,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稳步上升,新型人才观、就业观逐步形成,一些学生和学生家长开始正确看待并乐于接受职业教育。
(二)面临的挑战
1.高职院校竞争日趋激烈带来的挑战。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卓越职业院校建设等计划的推进实施,高职院校间的生源竞争、教育资源分配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等势必日益加剧,学院正处于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期,探索高职特色发展之路、加快品牌建设成为学院的迫切需要。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改革一旦启动,将使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这将使学院面临更大的办学竞争压力,办学层次上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网招工作也许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积极寻求局部或整体向应用型本科的跃升越来越成为学院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紧迫的现实需要。
3.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带来的挑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院校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更加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显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对照这一目标要求,我院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与高水平的职业院校相比还有差距,实现向现代化职业院校迈进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4.生源不足、高考改革和招生地方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我国初、高中毕业生规模经过多年连续下滑,目前已跌至底谷,2015年虽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一段时期内大中专生源规模仍将处于十分紧张的状态。从2017年起,高职高专将逐步实行招生注册制,高职高专招生竞争将更加激烈。招生地方保护主义日益严重,从目前情况来看,州内各县市都出台了十分严厉的中职招生保护政策,对我院初中起点招生工作实行层层封锁,导致我院招生成本居高不下,招生质量难以提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政府和我们共同作出新的探索。
三、“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州委“542”发展战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崇德尚技、求真务实”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办学理念,坚持走改革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着力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着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实现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开创学院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湘西州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通过“十三五”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和办学保障体系,学院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招生结构、专业结构、师资结构明显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师德校风明显改进,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明显扩大,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力争用5年时间将学院建成办学特色鲜明、服务产业发展和精准脱贫的省内一流卓越高职院校。积极创造条件实现2-3个专业向本科专业提升。
(三)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十三五”期间,保持每年3200—3500人的招生规模,进一步优化生源质量和结构,到2020年,实现三年制大专报到人数2000人以上,五年制大专控制在1400人以内。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2000人左右,各类成人教育在读人数达到2000人左右,每年短期培训人数达到5000人次以上。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人文、绿色、先进、合理”的要求,统筹规划、扎实推进新校区扩容提质,不断强化学院办学基础能力和环境育人功能。投资5亿元,完成校园扩容征地400亩及三通一平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州文化体育会展中心建设,保证2017年下半年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智慧校园”建设;完成1栋培训大楼、1栋学生公寓、1栋学生食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建设;完成后山公园、植物园等校园绿化美化项目建设,搞好道路、水、电、气、通讯、演艺广场功能房等配套设施建设。到2020年,学院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平米,校园绿化面积达到60%,道路硬化面积达到100%。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学习园、生活园、观光园。
3.专业(群)建设。对接行业和区域产业推进专业(群)建设。根据市场需要,积极稳妥地论证、增设新专业,每年拟新增设2-3个专业或专业方向。未来5年,按照省卓越校建设要求,着力调整、改造、充实和建设以下5个专业群:即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为主体的汽车维修类专业群;以会计、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主体的财经及管理类专业群;以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为主体的机械制造类专业群;以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为主体的建筑及管理类专业群;以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为主体的计算机类专业群,重点建设以下3个特色专业群:即以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特色的服装设计类特色专业群;以地方品种禽畜养殖、特色作物种植、中药材种植与加工等为特色的农业类特色专业群;以服务旅游产业发展为特色的旅游类特色专业群,积极建设和培育高职教育本科专业。到2020年,使常年招生专业数保持在26个左右,逐步形成市场针对性强、结构较为合理、专业群特色和优势比较明显的专业(群)结构。力争2个以上的专业群进入全国一流高职特色专业群,建成5个州级精品专业,努力将现有的部分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省级特色示范专业。
4.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按照省卓越校建设要求,系统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建设省级特色示范专业为引领,完成会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装设计与制作、工业机器人、建筑工程技术、烹饪等专业“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到2020年,建成10门院级精品课程,努力将部分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和要求建设3门课程,每个专业群至少建成2门以上相关专业共享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群内各专业至少建成3门以上体现本专业特色的优质核心专业课程,每个专业群至少主编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建成4门省级名师空间课堂课程,至少建成1个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开发和编写10本项目化特色教材,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体系。
5.教学质量。建立专业技能考核制度,每个专业参加校级技术考核成绩均合格;学生参加省专业技能抽测合格率排名全省前30%。每个毕业生都能通过校级毕业设计考核,学生参加省级毕业设计抽查成绩排名全省前30%。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每年开展专业综合素质评价,学生都能达到合格以上。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4个以上,国家级二等奖2个以上。
6.实训条件建设。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总体要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与机制,“十三五”期间,力争投资1.5亿元用于改善学院实习实训条件,建设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的实训基地,完善各专业急需的基础性实训室和实训设备。重点推进交通工程系汽车检测站、汽车维修中心、汽车养护中心、汽车驾驶训练中心等实训基地建设;生物工程系动物医院、园林专业规划设计工作室、湘西黄牛养殖基地、花艺实验室等实训基地建设;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实训室、3D造型打印专用机房、多轴加工中心实训室、测量及互换性技术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多功能基础教学工作站、工业机器人计算机仿真实训室、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应用实训室、智能电网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建设;应用外语系双语生态幼儿园、语音室等实训基地建设;经济贸易系VBSE财务综合多人分岗实训平台、电商创业孵化中心等实训基地建设;旅游管理系旅游文化实习中心等实训基地建设;计算机系标准化网络实训室、动漫制作工作室等实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7000万元,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每个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群要建成1个集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产业孵化和实习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150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省卓越校建设标准:校外实训基地数达到学校招生专业数×5(个),每个基地每年能接受10个以上学生参加顶岗实习)。
7.师资队伍建设。到“十三五”末,学院生师比达到16:1,45岁以下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历(位)比例达到7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0%,重点建设专业群至少有5名以上具备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达到50%以上,其他专业群至少有3名以上具备正高专业技术职务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达到40%以上,力争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3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新引进2-3名“大师”,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
湘西职院“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表
年度 |
2015年底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
目标 项目 |
||||||
专任教师(名) |
465 |
491 |
518 |
545 |
573 |
600 |
兼职教师(名) |
75 |
81 |
87 |
93 |
99 |
105 |
师 生 比 |
1:18 |
1:17.7 |
1:17.3 |
1:16.8 |
1:16.3 |
1:16 |
硕士以上教师[博士生(含在读)](名) |
99(1) |
111(1) |
140(4) |
173(6) |
205(8) |
243(10) |
副高以上教师(名) |
141 |
155 |
180 |
210 |
235 |
260 |
双师型教师总数(名) |
323 |
370 |
425 |
470 |
516 |
541 |
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名) |
3 |
4 |
5 |
8 |